1 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例
9月16日,平涼居民D女士接到一自稱成都市公安局民警的陌生電話。對方稱D女士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辦理銀行卡后進行洗錢犯罪,需要其配合調查。后D女士添加對方QQ,對方以查驗資金為由,讓其將所有資金轉入同一銀行卡中,并指導其下載安裝一陌生軟件。安裝后,D女士發現手機管家內出現了好幾條攔截短信,點開后都是銀行卡轉賬的驗證碼。其發覺可疑,遂卸載該軟件,發現卡內15萬余元已被轉走,遂報警。
省反詐中心提示: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和網絡上辦案,一旦接到自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,并提及銀行卡、安全賬戶、轉賬等字眼的,請立即掛斷。一旦被騙,請撥打96110報警。
2 網絡貸款詐騙案例
9月18日,蘭州居民F先生因需要資金周轉,于是在朋友圈找到“平安好貸”的廣告鏈接,并點擊鏈接加了對方微信。后對方發來一張二維碼,F先生掃描后下載了“平安好貸”APP,并注冊填寫了個人信息及貸款申請,不久后顯示申請通過,但不能提現。對方以升級用戶權限、解除凍結、驗證還款能力等為由,誘騙F先生向指定賬戶累計轉賬5萬余元。后F先生發現被騙,遂報警。
省反詐中心提示:凡是在貸款發放前要求繳納保證金、解凍費、做流水賬的都是詐騙。若需貸款,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。
3 冒充熟人、領導詐騙案例
9月19日,蘭州居民B先生看到有一備注為其單位領導名字的人添加其QQ,便添加了對方。對方說有急事需要幫忙轉個賬,先詢問了B先生的銀行卡號,隨后發來一張截圖,顯示已向B先生的賬戶轉賬15萬元。但因銀行轉賬有延時,對方讓B先生先將錢轉過去。B先生向對方指定賬戶轉賬15萬元后,發現錢款一直未到賬,便電話聯系領導本人,發現被騙,遂報警。
省反詐中心提示:有人在電話或社交軟件中自稱領導讓你轉賬時,請務必多方核實身份,打錢之前想一想,轉賬之前問一問。一旦被騙,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。
4 網絡刷單詐騙案例
9月21日,天水居民L女士在微信群里看到一條刷單兼職信息,便根據群里的消息掃碼加了企業微信,并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“企業密信”APP。隨后對方通過該APP向其發送商品鏈接,讓其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后截圖,并將貨款轉入指定賬戶(其實并未完成下單,錢款直接進入了對方私人賬戶)。L女士先刷了4單小額任務,對方支付了72.12元傭金。之后L女士又刷了5單共計2萬余元,對方一直以任務未完成、系統錯誤等為由拒絕返現。L女士懷疑被騙,遂報警。
省反詐中心提示: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,天上不會掉餡餅,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雙眼,時刻謹記網絡刷單都是詐騙。
5 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案例
9月22日,武威居民X先生接到一自稱淘寶客服的陌生來電,對方稱其購買的商品有質量問題,讓其添加客服QQ進行理賠。后對方讓X先生在支付寶開通理賠備用金,并讓其向指定賬戶轉賬246元,又以需要驗資為由讓X先生在58同城、翼支付等平臺貸款轉入指定賬戶。X先生轉賬15萬元余元后,對方讓其繼續貸款轉賬。X先生懷疑被騙,遂報警。
省反詐中心提示:網絡購物需謹慎,退款是假,騙錢是真。凡是接到電話自稱要為你理賠退款的,都是詐騙。如有疑問,請撥打96110咨詢。
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蘇曉 楊昕